中文版  |  English  |  APP下载
—— 用“芯”守卫呼吸安全
  • 首 页
  • 关于我们

    企业介绍企业理念核心团队技术优势认证与荣誉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康风动态公司新闻行业新闻技术前沿

  • 产品介绍

    消毒机系列大型空净设备系列口罩系列小空间系列猫砂系列定制机器类

  • 案例与反馈
  •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日常维护

  • 加入我们
  • 网络经销名单

新闻动态

康风动态公司新闻行业新闻技术前沿

行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你知道颗粒物(雾霾)能到达人体什么位置吗?

发布时间:2016-08-16 09:10:39

作者:中国新风资讯网   来源:中国新风资讯网

我们今天主要介绍日常中比较常见的四中颗粒物,大家要搞清楚的是空气里并非只有这四种直径的颗粒物分别为:PM50,PM10、PM2.5、PM0.1,这四种颗粒物都会分别可以到达人体的什么部位?是不是很想知道呢?

  第一种:PM50

  PM50微米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它通过呼吸进入你鼻腔,但是由于个头太大进不了里面了,因为我们鼻腔里的鼻毛,看起来很多很密,但是没有用的, 它可以挡住 PM75以上的颗粒物,但挡不住PM50。能挡住PM50的是鼻腔砧膜细胞的纤毛,这些纤毛肉眼看不见,很细密。而且,鼻腔里的豁膜细胞分泌的戮液还可以 把PM50粘住,让它们不能在前进了。当粘连到一定的程度,那就是我们想挖鼻屎的时候了,我们就想摈鼻涕、挖鼻屎,但是别当众挖,当众可能不好看哦,更别 像下面这位德国队主教练勒夫挖了然后吃了......让我去吐一会~~~~

  

  第二种:PM10

  PM10可以到达咽喉,PM10以下的细颗粒物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咽喉是PM10的终点站(这是它该下车的地方,哼~~~),咽喉表面的 豁膜细胞分 泌的豁液会粘住它们,每个砧膜细胞还有200根纤毛(也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停地向上摆动,就像逆水划龙舟一样。我们天生的这种生理功能就是为了阻止 PM10继续下行。

  PMIO积累于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积累越多,分泌的砧液也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写到这里我已经被自己恶心到了)

  

  第三种:PM2.5(我们的巨星登场了)

  PM2.5是可以到达肺泡的。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顺利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我们的呼吸系统像植物的根 系,自上而 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数量有三四亿个。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 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我们吸进去的PM2.5,因为太小,也能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进而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 统。

  PM2.5携带了许多有害的有机的无机的分子,是致病之源。细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PM2.5和细菌有一比。

  

  PM2.5是直径为2.5微米的细颗粒物,细菌则是微米级生物,大小多为1微米、几微米,也有十几微米的。也就是说,PM2.5和细菌一般大小。

  细菌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立刻过来把它吞下,它就不能致人生病,这如同老虎吃鸡。

  PM2.5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以为它是细菌,也立刻过来把它吞下。巨噬细胞吞惯了细菌,细菌是有生命的,是巨噬细胞的食物。可是,PM2.5是无生命的,巨噬细胞吞了它,如同老虎吞下了石头,最终被噎死,那么我们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不仅如此,被噎死的巨噬细胞,却释放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导致细胞及组织的炎症。可见,PM2.5比细菌更致病。进入血液的PM2.5越多,我们就越容易生病。

  第三种:PM0.1

  PM0.1是可以到达人体的免疫系统,指当量粒径小于0.1μm。PM0.1是纳米级超细颗粒物直径(小于100纳米),远小于规范的 PM2.5和 PM10,PM0.1是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锰铅钛钒等金属元素的PM0.1颗粒,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进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殖 系统。PM0.1超细颗粒物易进入肺泡、血液、神经系统等,有研究表明其和白血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上面是各颗粒物的大小!

上一篇:空气净化器借风起飞 但如何安全着陆?

下一篇:深圳康风54平米特装报名参加BAPE2015

返回列表
  • 关于我们

    企业介绍

    企业理念

    核心团队

    技术优势

    认证与荣誉

    通知公告

  • 客服中心

    康风客服

  • 帮助中心

    新手指南

    常见问题

  • APP下载

    下载中心

电话:0755-88377870
传真:0755-88607379
邮箱:kfiaq@kfia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产业园二期6栋西座12层

 

400-660-8388


关注官方微信

粤ICP备14088417号-2